秋到桂林皆为景

来源: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时间:2024-10-17

往前,是酷暑难耐的三伏天,壁吊扇、落地扇终日高速旋转,空调昼夜兼程,野外作业工人被迫下线,冷饮冰镇凉拌蜂拥而至,销量突飞猛进;往后,是冰天雪地,刺骨严寒,落叶飘零,街巷人迹稀少,——北方地暖,南方围炉,席间火锅热气腾腾。

桂北秋韵

秋到桂北皆为景。桂北三、九月,穿衣可厚可薄,长短皆宜,唯有秋日,天高云淡风轻,宾主们食欲大增,睡眠优质,宜养生访友郊游,宜寻找诗和远方。

古镇秋韵如水墨
像一壶清茶,一幅水墨或素描,古镇两江的秋天来了。两江镇周边阡陌纵横,四通八达,堪称广西桂北古村落的标本或典范。

两江镇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义江下游,河湖塘渠星罗棋布,不旱不涝,远离沙尘暴,亦不受台风肆掠。行走街巷和村落,特色工艺,吹拉弹唱,上了年岁的樟榕、井坊应有尽有;传统美食马蹄糕、水糕、牛红炒河螺等令人垂涎欲滴,其中尤以米粉酒远近闻名。它们和古镇的主人,在闲暇的时光中尽享舒适。

两江牛红

千百年以来,古镇一直是出入永福、融安、融水、灵川、龙胜的交通要道,商贸交易辐射到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忙碌的商贩,朴实的居民,打造了诸多远近闻名的品牌,如铁器加工、木材家具、成品衣物。每天早上十点前能在作坊里观摩到手工产粉,细而雪白的粉丝从榨机压出,缓缓落入锅内的沸水煮熟。食客们用粉汤作锅底,放入上好的新鲜猪、牛下水,三五个好友推杯换盏,不醉不归。众多亲朋“围桌”大餐,是两江米粉酒的传统吃法。

古镇一切皆朴实无华。“五朵梅花”非为梅,是五棵古樟作梅花状分布。夏秋的日子,附近居民撑起遮阳伞,围坐小圆桌饮酒猜拳,谈天说地。古樟百孔千疮,皱皱巴巴的根枝,叶并不茂密,枝干粗多细少。一夜落叶,满地青黄相间。裹着棉被躺床上似睡非睡,万籁俱寂,耳边只有环卫工有节奏地清扫樟叶,悠闲舒适,心旷神怡。环卫工是位略胖的妇人,善言健谈,每天往返固定的街巷归拢、撮装、运送。某年冬天清早,古樟硕大的根部突然烟雾弥漫,莫名起火,经闻讯赶来的居民多番扑救,终将烟火熄灭。但古樟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幼榕取而代之;又不久,市场迁移异地;但“五朵梅花”下依然人声鼎沸,依然是谈天说地的好去处,人们从早到晚流连忘返,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唾沫横飞。我的居室位于“五朵梅花”旁,在阳台上,透过花木可看到百米外的运动场,早晚三三两两的中老年男女,或奔跑跳跃,或引体向上。

乡村暮归

两江镇饱经沧桑,堪称军事重镇。唐乾符六年,黄巢义军挥师南下攻占桂州(今桂林),附近瑶民汇集到古镇附近,拟开赴桂州与黄巢义军汇合,团练使于向自恃有数千武装,于是双方激战都狼山。最后,义军诱敌至落阳坡,将其重重围困,于向重伤身亡。

民国十四年十月,广西军阀沈鸿英与侵扰广西边境的云南军阀唐继尧,集结残部占据桂林。为统一广西,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参谋长白崇禧,率部在两江渡口与沈军交战获大胜,毙敌两千多,俘敌七百余人。两江国际机场建成后,桂柳高速和临苏路亦全线贯通,借助先前的省道、县道和义江,水陆交通优势更甚,古镇经贸活动创百年之最。

不少历史名人曾现身两江古镇,马鞍山下至今存有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李宗仁返乡省亲时,曾有国民党军官或政要携家眷登门拜访。义江西岸的两江中学,是前广西省立桂林师范,文化名人丰子恺曾任教此校;校园内,郭德洁亲手种的罗汉松,依然郁郁葱葱。两江丰子恺的住所有两处,除中学校园外,数千米之遥的畔塘岭村亦有一处。主人姓谢名四嫂,儿子从军后改嫁邻村。每天早上安顿好老人和小孩,丰子恺走小路,过田野、松林、从两江古渡上岸到义江西岸的中学,为弟子们授业解惑。

古镇原有水井颇多,或方或圆,自来水覆盖镇区,尤其是规模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后,古井日渐减少。县道东侧不远处的林木下,尚存有古井,碑文曰:“下圩井。”左右有对联,上曰:“神龙施玉液赐福一方众生同敬仰。”下为:“古井溢琼浆得天独厚百姓共珍惜。”方方正正的下圩井,青石铺面,冬暖夏凉,水清见底,用水分四级:先饮用,后洗菜,再洗衣,再洗猪牛饲料。

秋天至,气温凉,古镇理发铺是居民谈天说地的好去处。理发铺规模略小,有手摇抽水,长沙发,理发椅,仅此而已,但来客三六九等,大家天南海北。偶尔供水设施维修时,我会舍近求远至千米外的下圩井挑水,权当锻炼身体。
一路走过,身边有黄叶轻轻落下,衬得古镇更加安宁。

桂北中秋多民俗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搬砖谋生等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今天,已渐次远离我们日常的中秋民俗,又唤起我们久别的乡愁。

古籍中,关于桂北中秋民俗活动的记载,有详有略。如《临桂县志》里仅留“八月十五,中秋供月”而已。对当地节庆和民俗了如指掌的老文友告诉我说,其实,中秋佳节,在桂林市临桂区还曾经流传有“焖子姜鸭,喝桂花酒,吃饼赏月;男孩们戴猴子、罗汉面具,跳舞拜月,女孩拜撮箕学女工,识文断字……”如此等等,可谓应接不暇,丰富多彩。

风光秀丽的义江景色

临桂区第一长河义江,水资源丰富,两岸土地肥沃,既宜种白菜萝卜,更方便种姜葱和养家禽。民谚曰:“庙头的风,五通的葱。”讲的是地势平坦的庙头,一到秋冬季节就劲风不断,而义江流域内的五通镇四季流水不断,土质疏松,且种姜葱,养鸭鹅是村民们的拿手活,所以多产葱姜等蔬菜。风调雨顺的年成,时至中秋,鹅鸭已长成,姜葱上市,桂花也开了。桂林西乡的宛田瑶族乡、五通、两江、茶洞、中庸等镇的村人,子姜焖鸭,就着月饼喝桂花酒,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悠哉乐哉。

文化之乡的临桂区,舞庆中秋,种类繁多:有彩调桂剧、傩舞猴舞和拜撮箕等。古老的傩舞曾流行在义江流域,上游的黄沙和宛田瑶族乡,中游的中庸镇、五通镇,下游的两江镇、茶洞镇、四塘镇等,目前已失传多年。傩舞动作幅度不大,是民间拜神祈福的方式,多在每年秋后开始,舞者头戴厚实笨拙的木制面具,通过面具眼睛掌握观众们的情绪和现场情况。男孩们头戴竹木刻成的猴和罗汉面具,一前一后,或进或退,在街头巷尾,晒坪上,围绕这个情景再现:笑容可掬的大肚罗汉,手执柚子叶或者桂树叶,引诱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一会攀爬上树,一会分叶摘果。把主角与配角围成圆圈的是,饮桂花酒,尝桂花月饼,快乐无比的老人小孩。中秋节里的彩调剧目,多以幽默快乐为主,如《王三打鸟》和《三看亲》等。拜撮箕是在临桂区两江镇和茶洞镇等地流行的,老人们教化和点拨青年女性开蒙女工,与社会生活接轨,类似于私塾的授业解惑模式。

临桂非遗中心表演的《王三打鸟》剧照

桂北各地盛产桂树、桂花,临桂区更甚。桂花飘香的时候,也就到了赏月吃饼的中秋佳节。临桂区几个古镇,都有制作月饼的能工巧匠和作坊,在冬瓜五仁、甜肉叉烧馅里融入金黄色的桂花,然后刷上蛋清或者蛋黄,烤制出来的月饼,香气宜人;华灯初上,明月缓缓上升,看,眼前案台上作为供品的月饼,金黄透亮,别说吴刚和嫦娥经不起诱惑,我等凡夫俗子更是垂涎三尺,按捺不住呢。

人闲时节桂花开
人闲桂花开。桂北各地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种桂树,结桂花和做诸多与桂花相关的事。

桂林有关桂花的生长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市区南郊甑皮岩洞穴遗址,考古人员曾发现桂花的孢粉,这是目前世界上桂花存在最古老的证据。而桂花栽培,在桂林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桂林府志》记载“桂山多桂”;清代诗人魏源《漓江舟行》曰:“百里榕成海,千年桂作窝。

桂花
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的大街小巷、山岭坡地、居民们的房前屋后,修剪得像皇冠似的桂树随处可见。风调雨顺的年成,稻谷、黄豆和瓜果收割晾晒完毕,劳累了大半年的村民,把犁耙,锄头铲子等农具往杂物间里一放,闲来无事,常在房前屋后桂花树下静等花开。中秋节刚过,万绿丛中白色、金黄或深红色的花瓣状如米粒,静静地盛开;从树下过的人,有意放慢脚步,轻轻地吸入一口气,鼻腔里就满是沁人心脾的芳香。即使走完一条街、一个村、一座岭坡,桂花的芳香依然环绕着你,追随着你,伴你左右,这时,你会觉得工作和生活在桂北大地是幸福的。

人闲桂花开。桂花种类繁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等,不同品种的花瓣颜色不同,开放时间也不同。普通的金桂、银桂花期多在二十天至一个月;而四季桂不单秋季开花,从9月到次年3月份都能分批绽放,一年多次,花期能维持6个月之久,但其香味会略有减弱,没那么浓烈。花期约莫三分之二时,有人把薄膜展平于树下,或将几个大而圆的簸箕排起来,略将地面打扫一下,击打或摇晃树枝,于是地上铺满花瓣,软软的厚厚的。

桂花飘香瑶胞乐


秋冬空闲花事到,民间与桂花有关如制作桂花茶、桂花糖、桂花酒、吟桂花诗、尝桂花饼类或糕点等不胜枚举。离开枝叶的桂花,继续酝酿,芳香陶醉我们。321国道边,有六七十年历史的五通镇茶场,是经典电影《刘三姐》的外景拍摄地,刘三姐率领村姑们身背竹篓,在层层叠叠,青翠欲滴的茶树中欢声笑语,亦摘亦歌的镜头,就是在此处拍摄的。四十多年前,五通茶场改制为集体合作社,年近五十的龙国胜,一路涉水登高,摸爬滚打,扩大茶场规模,从普通职工上升为法人代表和专业制茶师,生产红茶、绿茶,主打清明茶、谷雨茶。稍后,他又研制推出在桂林周边颇有名气的“桂花茶”。制作桂花茶受季节时令和桂花的限制,龙国胜开始从几十斤做起,现在每年产几百或上千斤。

乡间多美酒。桂北民间的经济作物皆可酿酒。用土法酿造的高粱酒、红薯酒、甘蔗酒、玉米酒、芭蕉芋酒口味各异,而我最喜欢的是桂花酒。三五个同事和亲朋围桌坐起,各人面前一杯金黄透亮的桂花酒,小抿一口,唇齿溢香,令人食欲大开。喝桂花酒最好是洞藏的,三年前,在漓江边穿山岩酒窖,我和十多个桂林诗人做客李爱明的酒窖。参观完四万多平米的酒窖和高过人头,里面各盛装五百公斤酒的大酒缸,文朋诗友推杯换盏,饮桂花酒吟桂花诗,颇具风采。

油麻圩的商铺招牌


油麻圩是桂(林)龙(胜)古驿道上的驿站,“潘家糖铺”主人潘科胜善于制作桂花糖。戴老花镜,中等身材,衣食无忧的潘师傅,平时外出采购黄白糖,回来温火熬煮冷却。成品糖经揉搓、拉甩、打切、包装等工序,在阵阵吆喝声中制成;之后,撒上米粒大小的桂花瓣和糯米粉。潘家桂花糖香甜酥脆,形状有棱有角,呈圆锥或三角形。那时,普通农家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颗糖,好心的潘师傅忙不过来时,常请前来围观的小朋友帮忙,后每人分几颗才让其离去。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油麻圩的古榕树下,还依然保留门面颇宽的供销社。但国营供销社朝九晚五的营业方式,难以满足过往行人需求。于是,老人们去赶五通圩,路过油麻,在古榕下的潘家糖铺歇脚,掏出皱巴巴的钞票买一包桂花糖,让家中难得去赶圩的老人小孩,甜蜜并芳香一回苦涩已久的味蕾。

晾晒桂花


桂花加工产业,是村民致富新的途径。31岁的女大学生阳志慧,2014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曾就职于广州某传媒公司,2017年辞职返乡创业,通过网络销售桂花和罗汉果。回乡7年,坚持不懈摸索和努力销售干桂花,业绩不断增长,高峰期销售额达400万左右。带动桂林市特别是临桂区桂花行业快速发展,每年解决150多人就业,形成了自己独有的IP,在中庸镇举办打桂花大赛被淘宝官方报道。完善店铺甚至海外电商平台,拥有自己正规的加工厂,且在桂林繁华的地方拥有一家桂花体验茶馆,发展全球业务,业务线以干桂花、桂花搭配食材、桂花蜜、桂花糕、桂花酒、桂花养生系列茶包、桂花香提取、桂花化妆品为主。

信息来源:桂林日报 莫喜生

想要玩转桂林却不知道如何做攻略?

现在,有它就够了!
『桂林微度假』小程序
点开即可,一键式获取桂林旅游全攻略
吃、住、行、游、购、娱
给行者一键可得的旅游资源,
触手可及的全方位桂林!
轻松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完美旅行


桂林灵川

旅游

全州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灵渠

驿站

阳朔

旅游

永福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灌阳文化广电体育和

旅游局

龙胜

文旅

桂林资源县旅游

平乐

文旅

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旅游

恭城



桂林雁山

旅游


临桂

文旅

象山

文旅


遇见

七星

叠彩区文化体育和

旅游局

逍遥

秀峰

李宗仁

文物

陈列馆

桂海碑林

博物馆

桂林

画院

广西桂林

图书馆

桂林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桂林

有戏

桂林

非遗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

甑皮岩

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

靖江王陵

文物管理处

桂林

博物馆

桂林群众

艺术馆

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

八路军

桂林

办事处

纪念馆

桂林

美术馆

桂林市

导游管理服务中心